查看原文
其他

​国际关系或跨文化?从政治哲学或现象学?21条课堂笔记

高行云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 2021-02-04


国际关系或跨文化?从政治哲学或现象学?21条课堂笔记

 



1.18世纪的世界想象:清教、商业、自由、海洋

 

2. 19世纪的思想遗产是政治与经济区分,所以帝国主义只是政治,和经济无关,美国也以此认为自己和帝国主义无关。政治帝国主义vs.经济帝国主义。毕竟政治=战争,但美国的经济扩张则是无战争,是和平的

 

3. 启蒙对于市民社会发展出来两条线:一是市民社会vs.国家。国家不要干预、将市民均质化。二是普世主义

 

4. 帝国主义涉及到a law of nations,或者国际法,究竟其正当性是什么? 不同的帝国都有自己的证成自己的方式。像西班牙帝国维持宣教权,像大英帝国去开化世界,美国是不是帝国先不谈,但它输出的是民主与人权。到底一个帝国的“道德理据”,moral judgement,在跨文化的时候,如何解释?我们已经习惯洛克等人怎么谈civil society,他们是有世界观。托克维尔在讲美国和阿尔及利亚的时候,完全不一样。他们怎么在那个时候,怎么处理我们现在问的问题。

 

5. 伯克在当时的思想背景复杂,想把自然法等各方面讲进来。伯克一直相信贵族和政治精英的政治判断是必要的。他当了20多年下议院议员。他相信贵族的德性。美国制宪的时候也存在。J. S. Mill也认为精英要有四票。因此,伯克认为,贵族是实质代表

 


6.台湾的自由主义是罗尔斯式的分配正义与转型正义,是康德式的传统,是美国的主流,所以才要人权。“由我来决定……”。当前,由于罗尔斯这些人努力,正义作为政治哲学主轴,取代了“文明”。欧洲另一个大传统是文明:反对权力腐烂研究社会发展。这些语言,与中国当前崛起使用的语言,更为相似,有利于对话。对黑格尔的宽容的解读,就是调节公共与个人,伦理生活而非康德式的。

 

7. 康德的《永久和平论》之后,和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论之后,帝国就是不好的名化了。没有人再自愿服从帝国了。如果不管污名化,那用帝国模式,说不定也不错。

 


8. 伴随国家间战争罪的去道德化。谁规定了发动战争是有罪?

 

9. 军事非对称化:中心太强、边缘太弱。所以转向游击队、恐怖主义,或者,用核武器等方式变成对称的竞争者。但主要是前者。拖垮帝国,尤其是让帝国无法再兑现自己的和平承诺。无法哪一种,都导致了把民众拖入了战争。中心地区被恐怖主义袭击、服兵役,游击战让边缘地区也进入战争状态。如此一来,帝国便启动了“自毁机制”,但边缘地区也破坏了原先的和平秩序,用人力成本弥补技术差距,导致了“自残机制”。民族解放后,也不容易走向繁荣。

 

10.美国的经济帝国主义是基于经济是普遍的概念。门罗宣言,讲不清是政治原则还是经济原则还是法律原则。如果是政治原则,是政客说得算。经济行为的政治化,又不再有国家和社会的区分。

 

11.施米特是想用区域化的/“大空间”做法,摆脱20世纪以来的非对称性战争(大国对小国、美国对阿富汗)中的非道义性,回到19世纪的欧洲均衡,比如全球分成几个区域。区域化帝国:东亚共荣圈、门罗主义、大空间(德国) 


12.中国国内:1. 借施米特反对自由主义;2. 反对规范宪法学的政治宪法学,承认主权者=共产党=人民民主的决定裁决的作用。

 

13.施米特有些隐性学生,比如概念史的Reinhart Koselleck。这在台面上不能讲,台面上只能批评。大致到1970年代。Reinhart Koselleck向施米特请教,但没挂名指导。因为施米特和海德格一样,和纳粹有关系,不能再教书。

 

14.文化的现代讨论最早是从Vico开始。17-18世纪时代是认为只有单数的文化。到了赫德的时候开始有了多元文化的讨论(康德的学生)。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一起,标榜文化特色。这是从德国文化圈开始。黑格尔的哲学里把自己放在一个绝对的地位。

 

15.哲学是内在于文化,还是文化内在于哲学?胡塞尔对这个看法,是哲学超越于文化。反对笛卡尔式认为意识可以抽空的,只有I think而是要想,有指向共通的、对所有的人,相同的经验,是本质直观。

 


但是——

第一,现象学中是不是只有胡塞尔一种?

第二,当代的全球化,是不是还要紧随胡塞尔?

 

16. 过了100年,Klasu Held和Moran的和胡塞尔一样的想法。瓦登菲斯(Waldenfels )的出发点:当遇到陌异文化时,提问者的位置在呢?

 


17. 长期以来的知识位阶,是: 实事> 语音 > 文字。胡塞尔早期是这样的观点。事实是有时空性,实事是不变的。实事是超越不同的人、不同文字表达的东西。德希达把这个体系翻转过来,但这出现于胡塞尔晚期的《几何学》一书。

 

实事和事实不同。比如今天我自己在研究2+2=4,明天我和别人一起研究2+2=4,是事实,但2+2=4,是实事。拓展到文化领域也是,义、善,都是超越于事实。

 

如同韦伯在组织分析中,有具体的组织和组织类型,类比地讲。具体的组织是事实,组织类型是实事。

 

18. 早期胡塞尔谈意向性,重视先验的自我、数学和几何学(从哪看出去),但晚期又转向谈世界,尤其是文化(看到的东西)。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胡塞尔提出了文化革新,从不理性到理性,用超验现象学。

生活世界I——感知知觉

生活世界II——文化

生活世界III——超越论式自我——超越论的世界

 

 

19. 世界态度/自然态度/外在经验态度 vs. 人格态度 vs. 超越态度

 

胡塞尔既不是回到科学教育下的世界态度,也不是回到只有超越态度,而是认为在原初经验中:与主体有关。主体去构造。但什么是构造?

 

20.在世界中的主体,是世间人。与之相对的是超越论主体不同

第一个命题是身体(不是躯体),关键是中心性,是从自己看到世界。

第二个命题是他人:我们在知觉他人时,到底知觉到的是什么,主要是他人的心灵,这是无法透过身体知觉到的。

第三个命题是人格:人格指的是一种特征,背后是它的习性,习性不是天生而是养成的过程。历史性

 

21.任何立场会有别的立场可能。甘阳写通三统,是有明确的政治目标,但他的说法,不妨碍被我们使用、翻转。任何讨论都可以被别人用来翻转。

 


 

以上,摘自何乏笔《政治哲学》(部分)、曾国祥、杨尚儒的《近代政治思想》、游淙祺的《文化政治》的课程笔记

 




 (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320期)

 

 

 

 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